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Eutopia,作者:杨区区
Notes on Mammillaria pectinifera F.A.C. Weber
XEROPHILIA •Volume V, No. 1 (16), March 2016: 61-70
原作:【美】EltonRoberts
编译:杨区区
Mammillaria pectinifera F.A.C. Weber(白斜子)一直以来都是公认的一种很难养活,更难养好的仙人掌。在JohnPilbeam于1999年出版的关于乳突球属的专著中,第214页有评论道:“这是最难以在人工环境种植的几个物种之一” ,对此,他给出的解决方法是 “将配土的50%左右替换成石灰岩将降低种植难度,同时土壤的透气性和大量性质相近的沙砾都是配土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对于居住在英格兰的Pilbeam先生来说,让植株根部快速干燥是相当重要的,但至于我,则不会向植料中添加石灰岩。我一直坚信,碱性环境不利于这些植物的生长:这些植物在产地仅在雨季生长,而雨水是呈弱酸性的。图1是John Pilbeam刊登在他的专著第215页的野生白斜子的照片。
【△图1,Solisia pectinifera,Dr. J. N. Rose采集于Teohuacan,1905年】
在原产地,我们几乎看不到生长在石灰岩土壤上的植物。人们在种植它们时,乐于模仿其原产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将其种植于带加热的暖房中,使其免受冬季雨水侵袭与冻害。很多爱好者在仙人掌的植料中加入石灰或碎石灰岩,以模仿原产地土壤环境,但他们没有模仿到的是雨水的酸度和氮素。仙人掌的氮肥施用一直是讨论的焦点,我认为这类植物应当少施或不施氮肥。
白斜子最初由B.A.Stein于1885年进行首次描述,当时定种为Pelecyphora pectinata。1898年,Weber将其改名为Mammillaria pectinifera,1923年Britton和Rose将其再次改名为Solisia pectinifera。白斜子也曾被短期标记为Pelecyphora aselliformis var. pectinata。现在来说,对乳突球属进行的分类学研究已经证明了白斜子的拉丁文名应当是Mammillaria pectinifera。
1923年对Solisia的描述
来自Britton与Rose,记载于《The Cactaceae》。
植株小型,乳白色,常独生,近球形;具疣,疣体较小,不按棱或肋排列,疣顶被宽篦状刺,疣间不着生绒毛或刚毛;花横向着生于球体周侧,花被黄色,较小,着生于疣腋;果实较小,裸果,长椭球形;种子黑色,光滑,圆顶,基部较宽。
来自同一本专著对Solisia pectinata的描述:
植株直径1-3㎝,须根系,表皮被刺几乎完全覆盖,纹孔长且窄;刺20-40枚,径向排列,长1.5-2㎜,白色,贴伏于球体;花较小;果实长6㎜;种子直径1㎜。
1966年对Solisia pectinata的描述
来自Backeberg,记载于《Die Cactaceae》。
球体高8㎝,直径6㎝,常深埋于土壤中;疣较小,疣顶截形;纹孔狭长,疣间光滑;刺每组约40枚,长约2㎜,白色或浅红色;花被长约2㎝,直径2.5㎝,裸花被管钟形;花瓣黄绿色至白色,柱头黄绿色;浆果白色,长椭球形,种子直径1㎜,黑色,船形,种脐较大。
Anderson与Hunt的描述
植株单生,茎球形至短圆柱形,直径1-3㎝;疣圆柱形,疣间光滑;纹孔狭长;无中刺,周刺20-40枚,梳篦状,贴伏于球体,白色,长1.5-2㎜;花白色至浅粉红色,中脉明显,长度与直径均为20-30㎜;果实较小,红色,几乎与刺平齐;种子黑色。分布于墨西哥Puebla。
Anderson与Hunt的描述与上两段的内容有些微不同,这是十分正常的,毕竟每次描述时的参考对象不同。但仍有一部分读者看不到实物,仅依靠文字描述得知其形态特征,就会产生困扰。我曾在《New Cactus Lexicon》也看到过稍有不同的描述:
M. pectinifera,常单生,茎球形至圆筒形,直径小于4㎝,具乳胶;须根系;裸腋;刺20-50枚,长度小于5㎜,贴伏,梳篦状或辐射状排列,白色;花15㎜,黄色;果实长椭球形,长6㎜;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黑褐色,边缘粗糙。
【△图1,直径7㎝,高16㎝的白斜子;图2-3的白斜子稍微小一些,高6㎝,直径5.5㎝。如果这些植物种植于碱性植料,并添加50%以上的石灰岩的话,可能根本活不到现在。很久之前,我曾经一度将根际环境控制在碱性范围,我的一些植物的生长明显受阻,这株白斜子就是其中之一,更有甚者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此之后我改浇酸水,就再也没有因此损失过植物】
【△△图2-3,高6㎝,直径5.5㎝的白斜子,两张图是同一株植物的不同拍摄角度——在很多展销会上,我经常看到人们将一盆植物拿起来仔细端详,就恰好是这两个角度】
【△图4,一株正值花期的白斜子,我们可以看到疣间距因花苞挤压而增大。白斜子的花苞在球体近顶端处环状生长,如图11】
【△图5,白斜子的顶端生长点,像是一群归巢的虫子】
【△图11,正值花期的白斜子】
我曾经读过Reppenhagen的《Die Gattung Mammillaria Monography》,这是少有的没有复制前人对于白斜子刺的形态的乳突球属形态特征专著,此书中记载,白斜子周刺35-60枚,其中60枚的上限非常接近我自己基于种植经验的观测结果。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我没有数过白斜子幼苗的周刺,而前人所谓的20-40枚周刺可能也就是观察幼苗的结果。图6和图7是我为了方便观察白斜子的刺时拍摄的照片。
【△图6-7,白斜子的刺座】
图6中几个易于计数的刺座着生的周刺枚数分别是:58、68、64、58、63、63、65、61;图7的刺座的生长年龄高于图6的,周刺枚数分别是:62、58、76、61、75、69、61、81、69、75、62、80、76、74。除此之外我还数了数我的第三株白斜子的周刺数(本文未展示):66、59、53、71、60、59、68、62、67、67。我的植物生长正常,因此也不太可能都是周刺数明显高于平均值的个体。我认为,在记录一个物种的形态特征描述时,如果自己的观测数据和较早的文献有所差异,应当是考证清楚而不是完全照抄前人。而且从我的观测结果来看,接近80枚的周刺相比较20-40枚来说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差异了。
【△图8,白斜子的花冠正面,这一株白斜子是刺座较短的一株,图1的那一株刺座稍长。拍摄当日花冠直径2.2㎝,花瓣上班部分白色,具粉色中脉;花被中心部浅粉色,花蕊浅粉色至乳白色,花药浅黄色。图9的花被内部粉色更深一些】
【△图9,白斜子花冠,直径3㎝】
【△图10,此株白斜子的花被颜色较浅,粉色中脉延伸至花被基部,花丝粉色,比9图的颜色稍浅。这一株白斜子开了上下两排花,这种情况在我的花房偶有发生,最多时可以开到三排花】
我种植了很多白斜子,却从未见到过如文献记载的黄色花被。Britton与Rose对Solisia的描述中明确提到了“花被黄色,较小,着生于疣腋”;Backeberg也曾提到“花瓣黄绿色至白色”;Anderson在对白斜子的花被描述中则写道“花被浅粉色,具颜色较深的中脉”;D. Hunt在New Cactus Lexicon(简称NCL,下同)中记载“花被黄色,直径约15㎜”……但从我接近40年白斜子的种植和观察经验来看,我只能观察到乳白色至浅粉色的花被,所以我曾经一直认为只有Anderson的描述是准确的。而NCL中对白斜子的记载反而和M. solisioides(白子法师)的花器形态吻合。据Anderson的观察和记载,白斜子的花冠直径20-30㎜,而白子法师的花冠直径14㎜左右;NCL中的记载则是白斜子花冠直径15㎜,黄色,原亚种刺40枚,白子法师(亚种)的花器特征没有记录。所以NCL有很大可能是将白斜子与白子法师认定为同一物种,我在网上检索白斜子时,有一部分的结果也是指向白子法师的。
【△△图12-13,栽培环境下的白子法师】
我种植白斜子的习惯是冬季断水,常规配土,自从我将浇灌用水的酸碱性调成酸性并改换无石灰岩配土之后,这些植物的生长就没有再遇到过问题。植料完全干燥之前不再浇灌,日常保持高水平光照,并在下午气温最高时稍遮荫。植株的白色刺赋予了白斜子卓越的抗晒和抗高温能力,并且强烈的光照可以使新刺生长得更加密集。白斜子的产地海拔约1900米,根据我的经验,在土壤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以耐受约2℃的低温。
【△△△△△图14-18,野生环境的白斜子,摄影:Luis Antonio Medellin】
【△△△图19-21,野生环境的白斜子,摄影:Grzegorz Matuszewski】
【△△△图22-24,野生环境的白斜子,摄影:Stefan Nitzschke】
来自Xerophilia编辑的注释
白子法师(Mammillaria solisioides Backeb.)在NCL中的词条指向白斜子亚种(Mammillaria pectinifera F.A.C. Weber ssp. solisioides (Backeb.)D. R. Hunt)。尽管白子法师和白斜子存在诸多不同,如约100㎞左右的地理隔离、刺座和疣的形态差异、花器形态差异等。NCL并未给出将这两个类群划分至同一种的依据。不过话说回来,对这两个类群植物的花器形态描述的错位确实为后来的研究者徒增了困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