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Eutopia,作者:杨区区
Tunilla in habitat
TephrocactusStudy Group (the 'TSG Journal'), March 2010, Vol. 16, No. 1, pages 2-10.
原作:Mike Partridge
摄影:Mike Partridge
翻译:杨区区
这篇文章是我在2008年11月参加Willy Smith的仙人掌考察团途中的见闻,我将其中和Tunilla(刺冷司属)的相关部分摘录出来,介绍给各位读者。
我对这些团扇类的仙人掌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它们成株之后的株型,本文的配图都是我精心挑选过的。我自己种植的刺冷司属植物包括Tunilla corrugata、T. erectoclada、T. microdisca、T. soehrensii、T. tilcarensis还有一些未定种,标记为Tunilla sp.的植物,我非常好奇它们在原产地的样子,而在下文中,我们将如愿见到其中四种。
本次考察对于刺冷司属植物的观察十分全面,涵盖了不同的位置、生境和生长阶段,在岩石陡坡、灌丛之间、覆盖植被的缓坡上都有机会找到它们,但海拔不能太低。
下文物种和图片的安排顺序就是我们考察的时间顺序,对于不能确切定种的植物,依然会标注“Tunilla sp.”。如果各位TSG的成员或者读者能够给出定种建议,那再好不过了。
我们见到的第一株刺冷司是在考察的第三天,在阿根廷Famatina北部的一条矿道上,经过了一段并不平坦的道路,我们来到了一条海拔2200米的狭窄山脊,这里景色壮丽,山坡上的植被以低矮灌丛与高大的草本植物为主(如图1)。
【▲图1,拍摄于阿根廷Famatina北部,海拔约2200米】
图2的刺冷司是T. corrugata,看上去已经非常缺水,表层土壤已经极为干燥,生长已经停滞,还能看到很多脱落的脱水茎节,没有着生花或果实。伴生植物常有Denmoza rhodacantha和Soehrensia formosa,这两种仙人掌不属于团扇类,所以应对干旱季节的能力要比Tunilla corrugata强得多。我们在这片地区也找到了一丛很小的Tephrocactus weberi,状态不佳,但是在开花。
【▲图2,T. corrugata,拍摄于阿根廷Famatina北部】
之后直到第九天,我们穿过安第斯山脉回到阿根廷Jujuy省,才重新回到刺冷司属的分布地相比较上一段的T. corrugata居群,这里已经向北推进了350公里,海拔也稍高,但生境是大体相似的。这边的第一站是Willy所说的“Blancas Aguas”,一个似乎是非常常出现的地名,但刺冷司属植物在这里并没有分布。
我们探索的这片山坡较为陡峭,表层土壤是粒径差距悬殊的岩石,植被多为低矮针叶灌丛(如图3)。这里的T. soehrensii常与Cumulopuntia boliviana、Soehrensia formosa和一些不知名的丽花球属植物伴生。T. soehrensii的针刺非常发达,茎节较为饱满,但没有着生花和果实(如图4)。
【▲图3,Blancas Aguas的山坡,拍摄于阿根廷Jujuy省】
【▲图4,T. soehrensii,拍摄于Blancas Aguas,阿根廷Jujuy省】
【▲T. soehrensii,拍摄于Blancas Aguas,阿根廷Jujuy省】
一小时之后,我们又在海拔较低的Cuesta de Lipan地区停下来,这地方山势险峻,急转弯很多(如图5)。穿过几条山脊之后,我们能找到一些白刺的刺冷司(如图6),确切来说,是幼年刺红褐色,成年刺白色。山坡上其它的仙人掌包括:Oreocereus trollii、Soehrensia formosa、Lobivia marsoneri还有Cumulopuntia boliviana。
【▲图5,拍摄于Cuesta de Lipan地区,阿根廷Jujuy省】
【▲图6,Tunilla sp.,拍摄于Cuesta de Lipan地区,阿根廷Jujuy省】
第十二天,我们准备前往Cachi地区,海拔上升的景色和前几天同样美丽,我们来到了海拔3400米左右的山脉地区(如图7)。我们宿营的地方阴冷多云,植被主要是低矮草本植物和地衣,可见其空气的潮湿程度。
【▲图7,从Salta到Cachi地区的路上,海拔约3400米】
这些刺冷司无法确切定种,所以就标记为Tunilla sp.了(如图8)。伴生的仙人掌科植物为:Cumulopuntia boliviana、Rebutia nigricans、Lobivia haematacantha var. kuehnrichii,还有株型和生长状态相似的Austrocylindropuntia(Tephrocactus) verschaffeltii。
【▲图8,Tunilla sp.,拍摄于Cachi地区】
下一站是海拔稍低的Payogasta观景台,顺着山坡向下走的过程中,沿途可见Trichocereus pasacana、Tephrocactus weberi、Opuntia sulphurea、Gymnocalycium spegazzinii还有群生的Tunilla erectoclada(如图9)。
【▲图9,T. erectoclada,拍摄于Payogasta】
之后我们花了几天的时间回到Salta,没有途径任何的刺冷司分布地,直到旅途的最后一天,我们驱车沿51号公路驶出Salta,返回Puna地区。在海拔约3500米的地方,我们路过一条小溪(如图10),同行的成员们表示兴趣不大,但在这里我找到了一株很罕见的正在开花的刺冷司(如图11),沿着山坡向上搜寻,还能多找到几株,定种结果大概是T. tilcarensis,伴生物种为Trichocereus pasacana,还有一种长刺型的丽花球。
【▲图10,51号公路旁的小溪,海拔约3500米】
【▲图11,T. tilcarensis,拍摄于Salta以西】
我收集了几株T. tilcarensis的种子,回来播了之后发现它们发芽很快,生长势强,和它们野外的亲本差别很大,从幼苗的状态来看,T. tilcarensis的刺长和茎节形状可以反映其株龄。
在文章的末尾,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在人工栽培环境,还是野外,刺冷司属植物都很难被识别鉴定,虽然它们的刺都比较长而且很密集,但这种刺和茎节的形态仍然有很多物种可以对应,所以本文的定种结果我都不太确定,希望本文所提供的一些图片不会因为过度干旱而影响形态特征。
评论(0)